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回 两玉儿共食豆虫,林晴雯接受无能 (第2/2页)
古代人的外壳里装着一个现代灵魂的林晴雯,自然具有现代意识,她认为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穷人家的孩子也有。 而且,那是她的庄子,那个庄子上的所有人都是她的仆从,他们多识几个字,多懂一些道理,于她又有什么坏处? 或许,日后她还需要一些既识字又可靠的人手呢。 要识字便要有课本,她来找探春,是想让她给孩子们抄几本启蒙书。 “这好说,晴jiejie,我现下也没什么事儿,正好拿抄书当练字了。” 听晴雯说明来意,探春爽利地道,“我先抄上几本《三字经》,让那些孩子先用着。以后再慢慢抄写别的书,管保够他们使的。” 其实这个时代,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儿童启蒙读物都算是大路货,一套雕版可以用好多年,需求大,成本便很低。 市面价格不是很贵,大概十个大钱就能买一本。 晴雯很不必来麻烦探春抄写,可是她还是来了。 大观园里的姊妹们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在晴雯看来生活是极度空虚的。 仿佛她们生在贾家,长在贾家,就是为了等待长大,等待嫁给一个或是如意又或是不如意的夫君,过上一段或是如意,又或是不如意的生活。 别人她暂且顾不上,可是探春是她一直很欣赏的女孩,她想给她找一点有意义的事去做。 …… 且不说晴雯的事,回头再说说郑家。 郑老爷此时正在自己的书房里,听心腹家仆郑江和郑河汇报今日一整天跟踪赵钱孙的经过。 “老爷,这是姑爷扔在路边的药渣,奴才给收回小半儿来。老爷看是拿出去找大夫看看,还是等那位神医来再说?”郑江道。 “且不忙药材的事,继续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郑老爷瞥见那一小包药渣,并没有即时去检验。 “奴才……还跟着姑爷去了一处布置得很精巧的院子,但是没有进去。” 郑河斟酌着词句小心地说道,“听旁边的人家说,那里面住着一个年轻的妇人,最近好像怀上身孕了,咱家姑爷每天都会去那儿呆上一会子。” “这个畜生,这是背着咱们在外面偷养外室了?” 郑老爷压低声音,怒道,“此事先不要告诉大姑娘,免得她气不过,让赵钱孙看出破绽。 你们且继续暗中调查,看看他有没有对咱家的铺子动什么手脚?这些日子为了容儿的身子,我都好久没去铺子里巡视过了。” 郑老爷年轻时绝对是饱经世事、杀伐决断之人。 看他知道自家的上门女婿花着他的钱在外面养小老婆,还能隐忍不发,暗中布局谋划接下来的事情,便可见一斑。 …… 晴雯在屋里做了会儿针线,感觉有些累了,便起身去园子里逛会儿。 走到李纨的稻香村旁边,见香菱和她的小丫头臻儿一人提着一个包裹,娉娉婷婷地迎面走来。 这个很像东府过世的大奶奶秦可卿,兼具黛钗之美的姑娘,长相着实绝美。 怪不得薜蟠那个呆子,宁可闹出人命也要将她抢到身边。 /129/129164/32127456.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