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信安发现小说
_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 (第3/5页)

在没有专利法的时代,也只有这样最能确保垄断利益了。

    对方虽然能仿造,但只要被沈家发现有仿造、发现那个府有更多新式织机出现,那沈家就对那儿敞开了倾销新机器。

    到时候那个府的棉纱、缫丝价格肯定会下跌好几成,买高价机器的“独家经销商”自己的利润空间也会被砸得暴跌。所以,还不如一致对外维持保密,先吃几年垄断红利。

    说到底,这个cao作只有在客户很少的情况下才玩得转,因为参与的人少,就容易控制,每个府就只许一家最有势力的垄断资本家参与,也避免了“公地悲剧”。

    当然,这种控制肯定持续不了太久。毕竟每家都有那么多纺纱女工,会用到这种新机器,而只要有利润空间,纺纱女工就会想办法记住机器结构,然后偷偷回去仿制。

    就算把纺纱女工统统都换成垄断家族自己的家生女奴,也难保不会出现背主逃奴。

    所以,即使那家被沈家授权的垄断资本家在当地势力再大、古代信息流通速度再慢,也捂不住两三年。

    大家也就先吃几年的信息差红利,几年后最终还是会技术扩散,不过这也够了,就当回馈社会吧。

    两年前跟徐家联手搞飞梭织布机的时候,沈家还不能玩这一招,那是因为当时沈家和徐家的原始积累也还不够多,一家独自吃下一个府的市场,没那么大财力。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这两年里严格跟着沈家混的盟友,势力也都大涨,各自多攒了至少几十万两银子的现钱家底。

    所以这次沈家让他们一次性把前两年赚的攒的重新全部吐出来、进货沈家的新机器,他们才周转得开。

    说白了,搞实业就是要把大笔的剩余价值利润统统重新投入扩大再生产。

    之前两年别家看似赚得多,实际上还是在给沈家打工。

    而那些前两年就不听话的,已经被沈家踢出了这个局,这次根本没机会参与进来了。

    如此一来,只要沈家保持足够的研发能力,让合作伙伴都相信“沈家人在奇技yin巧方面才智卓绝,每隔两年总能想出一点惊天动地来大钱的绝活”。

    那么他们在面对眼前利益时,就会掂量掂量,想明白背叛沈家吃独食的下场。从而形成不敢独走的良性循环。

    当然,这个良性循环多多少少也依赖了沈家在官场上的势力——尤其今年下半年,沈廷扬已经回到南京当了南京户部侍郎,而老尚书仇维祯又是一个已经不太管事的。

    说白了,要在南直隶地界上经商的,谁不怕官府找麻烦、查税,敢剽窃户部侍郎家的生意,那是老虎眼皮子底下找死呢。

    沈树人最后细算了一下,他家今年纺织业纯利就有一百多万两,卖机器的纯利也差不多。海贸和为朝廷承包漕运、海上收保护费,加起来也有两百多万两。

    沈家如今每年的纯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五百万两!而沈树人穿越前那年,这个数字还仅仅在六七十万徘徊。

    沈树人用了不到三年,让自家的赚钱能力膨胀了整整六七倍!

    已经从郑家的二十分之一,涨到了郑家的三分之一!妥妥坐稳了全球次富的宝座。

    这么大一笔财力,自然也为沈树人后续的布局,加码了更多保障和动力,让他可以放开手脚拉拢更多资源。

    甚至,他看完账目后,发现如今沈家的新式纺纱机生意,目前因为产能不足,只扩张了苏州府本地、外加松江府、湖州府的市场。

    苏州府沈家自己做,松江府和湖州府找了可靠盟友。今年按照董小宛原本的计划,上半年新生产的机器,是要先满足常州府和嘉兴府的。

    这几个府布局完之后,基本上绕着苏州府一整圈的邻居,就都被新式纺纱机普及到了。下半年产能还有余裕,才可以继续往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