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解之谜 (第1/3页)
宁卫民办事可真不含糊。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就在马家花园那些居民们搬迁最热闹的俩礼拜里,他在买房的事儿上大撒巴掌。 一手砸下去十万块。 很快就收上来二十几套房,而且还没怎么侃价。 咱可得说明白了,真不是宁卫民冤大头,而是他想的比较明白,懂得抓大放小的道理呀! 主要他是觉着这种情形下,不但房价便宜,而且位置优越。 大多都是东城区的房,差能差到哪儿去啊? 哪怕闭着眼瞎买,也吃不了亏。 倒不如索性把挣钱的机会给今后用得上的人,结一份善缘呢。 谁是用得上的人? 当然是指头两天孟毅为他请来的,透露给他换房站内情的主任和那两个办事员。 毫无疑问,日后房地产方面,他肯定不会不闻不问,早晚要当成敛财投资的一个方向的。 那免不了需要诸多助力。 如果通过此事,跟换房站的人利益绑定,能达成稳定同盟关系,对他岂不是再好不过了? 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多赚几个钱儿划算多了。 没错,通过换房站的人去找房,因为中间多了个吃钱的人,交易价格上肯定是高点。 但这样就能还上人情,显得他人品好啊。 另外换房站的人可都是内行,办事绝对靠谱,效率绝对够高。 无论房子的地点、质量、朝向,人家都会替他考虑的,过户手续更是没问题的。 他甚至都不用去房管所多费口舌,变更经阻人的手续,换房站这边就全代劳了。 他只要付钱,跟这房主或是揽着房源的“房虫儿”拿了钥匙,完成协议。 然后再带着换房站或是房管所开具的证明,去房屋所在的派出所登记一下,就齐活了。 省了多少口舌,多少杂事儿啊! 想想就知道,他堂堂的坛宫一把手,斋宫的直接负责人,两家街道企业的实际cao控人,邮票市场上的生肖王,时间多宝贵啊! 他可不比旁人,耽搁的分分钟那得赚多少钱啊! 难道他还拎不清哪头儿重哪头儿轻吗? 更何况退一万步说,就凭能从换房站的人嘴里,一一搞清楚收上来的这些房,附近有哪所小学,是不是重点学校,他就赚大发了。 要知道,三十年后的京城的房地产界存在着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事实。 京城最值钱、最抗跌的房子,既不是什刹海周边的四合院,也不是玉渊潭公园附近,价格曾超过二十万元每平方米的钓鱼台七号院。 更不是紧挨天安门,开盘即超过十万元每平方米的霞公府,就连鸟巢旁的豪宅盘古大观都得一边儿玩儿去。 最具经济价值的房子,其实是分布在重点小学附近,被称作“学区房”的普通住宅。 学区房,一般指的是重点小学片内的房产。 这个概念的存在,是因为对于许多重点小学而言,只有户口在其划定的特定区域的学生才能就读。 虽然目前的京城还未到执行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