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面埋伏,将军令 (第5/6页)
怼…… 若是北周骑兵过境,他不去号召治下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算是不错了,要他抗胡,基本上不可能。 最多紧守府城一亩三分地,其余县城和通道,他都不会理会。 当然,若是北周大军表达出重视,能保住他的官位,或许直接就投靠了。” 原秋说到这里,语气一顿,眼神有些复杂的看了陈平一眼,可能,真心抗胡又十分坚决的,只有眼前这位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不知是欣慰还是难过。 “除了这三府之地,一马通衢之外,江南义军如东天王,以及贪狼君和七煞军,接下来,不但不会联合将军一同抵挡奔狼骑,甚至,将军还要小心他们背后偷袭。 沧龙印这东西,落到北周手里,就是众望所归。落到其他人手里,就是众矢之敌。这一点,还请将军明察。” “没错。” 陈平点头,认可这一点。 据这些日子的见闻,别看那些义军闹得声势浩大,后续却是无力。 口号喊得山响,到了后来,屠龙少年终究还是成了恶龙。 如今这三支势力强大的义军,已经有了腐朽的苗头。 连江南都没打下来,只是各自占据一些府县,就开始疯狂享乐。 并且,军纪荒驰,鱼rou底层百姓和军士…… 在他们治下,底层过一天算一天,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里。 比起生活在大离官府盘剥之下,也好不到哪去。 只不过,在大离治下,还能把仇恨瞄准官府和朝廷世家。 而当他们被裹挟着加入义军之后,连仇恨的目标是谁都找不准了。 只能怨老天不公。 这么几支义军,动不动就是十数万,数十万大军。 战力自是不弱。 但如果说,他们会成为抗胡主力,那就有些多想了。 陈平怀疑,在自己与北周胡骑血拼之时,几支义军很可能不会打北周,而是抢着打自己。 理由,当然是捏软柿子,还有,抢夺沧龙印。 说到这里,原秋语气就变得微微沉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将军已然实质上取得了兴庆府,但却没有大义之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能拿什么让百姓归心? 朝廷一纸文书,您这宣武卫都尉一职都保不住。 再说了,宣武卫都尉一职,终归还是要受到府衙辖制,并不能独断专行,除非……” “除非扯旗造反。”陈平明白原秋的意思。 他沉吟一下,又道:“如果扯旗造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朝廷南下御林军,以及裴家兵马,以及绣衣卫高手。 攘外必先安内,大离朝廷兵马,只有占据兴庆府,才能拉开阵势与北周胡骑决战采石荒原。到时,将军又该如何自处?” “先生有何建议?让兴庆府度过此劫?” 听这原秋说来,兴庆府简直就是十面埋伏。 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如,仿靖海王故智。 此一时彼一时,有着沧龙印在手,将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撤兵进入幽山,让出兴庆府这四战之地,并不打明旗号,只是游走攻击,缓缓壮大,再行反扑,当为良策。” “游击战术?”陈平摇了摇头,如果换做其他人,对于原秋这“缓称王,广积粮,存人失地”的军略谋划,还是很合适的。 但对于自己来说,这种做法真的不合适。 如果撤出兴庆府,躲入深山,与北周甚至朝廷兵马打游击,安全是安全了。 江南这片大地,就基本上会被打烂掉,也不知到底要死多少人,百姓死上一半以上都不奇怪。 而且,自己想要尽快提升修为达到大宗师境,甚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到了后期,在修为越来越难提升的情况下,必然得依靠“根骨”和“悟性”,需要茫茫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