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六十八章 徐晃的应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徐晃的应对 (第3/4页)

之类。

    不管怎么样徐晃那边肯定有办法稳住局面,之后攻城的难度就要比现在大得多。

    不过沈晨也没那么心情糟糕。

    因为即便对方没有被引出城池也无妨,没有了后续粮草,大不了继续包围城池。

    徐晃如果出来,死得会快一点,不出来龟缩,等南北两处营垒都建好,包围圈形成,就是慢性死亡。

    最后的结果也无非是沈晨在这里耗个半年,等里面的粮草用光曹军全都饿死。

    当然。

    南面的曹真还是要防备一下。

    他已经派人至雷首山设伏,曹真如果击退赵云渡河到风陵渡的话,肯定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双方的形势就在这样一个诡异且沉默中慢慢度过。

    徐晃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臼城沦陷的消息,毕竟等他派人去的时候,邓艾和姜维都烧杀抢掠跑路了,中间有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差。

    一直到黄昏中,也就是晚上八点钟的样子,蒲坂的东城外,才出现了马蹄奔腾的声音。

    徐商急匆匆地跑回来,他并没有带一万骑兵进城,而是让所有的骑兵先至张扬泽畔休整,自己带了数百骑兵回来。

    张扬泽就是后世永济市的伍姓湖,徐商之所以不敢大军退回蒲坂,是因为如果他直接回来的话,万一遇到敌人设伏,在马匹疲惫不堪的时候,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所以他只能只身先回来,体现出了一定的军事素养。

    至少目前来说,整个曹魏以及汉军将领的军事素养还是比较高的,除了沈晨诸葛亮关羽这些顶尖统帅以外,普通的将领放在任何一个边境少数民族里,当个部落首领都绰绰有余。

    这得益于东汉末年到如今汉魏南北朝持续四十年的不断战争,从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到现在公元228年,44年的战乱,足够培养大量优秀将领。

    徐商到了城下,报了口令确认身份之后,这才进城,得知徐晃现在在北城楼上,一路几乎是奔马飞速向着北城楼去。

    片刻后徐商满头大汗地跑到了蒲坂北城门楼上,向徐晃高喊道:“将军!”

    徐晃回过头,看到徐商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徐商,我不是令你去臼城,你怎么回来了?”

    徐商脚步飞快地走到徐晃近前,看看左右,低声在徐晃耳边耳语了几句,令徐晃脸色大变。

    为了防止士兵恐慌,徐商压低了声音,但周围吕建和杨平凑了过来,还是听到了他说了些什么。他对徐晃说:“臼城被突袭,数百万石粮草被焚毁。”

    “到底怎么回事?”

    徐晃眼睛都快红了,怎么今天早上汉军才刚到,中午远在百里外的臼城就被突袭了,汉军哪来的骑兵,他们是飞过去的吗?

    “末将在路上遇到了逃散的溃卒,说是汉军在午时伪装成匈奴人靠近到了臼城。”

    徐商低声道:“臼城守军没有防备,被突袭大败。之后又有一股真匈奴人过来驰援我们,但不久之后有一千多名汉军骑兵,再次赶到,杀散了匈奴人,焚烧了粮草。”

    “这不可能啊。”

    吕建忍不住说道:“他们船队下来的时候,根本没有马匹。就算船里带了马,他们是在午时才突破了我们的寨墙,也不可能立即到。何况北面山峦绕过来的那些汉军,也是没有马匹的。”

    徐晃严肃的脸说道:“你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