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四章 吕布:想不到华雄比我还孝顺!简直要孝死人了! (第2/4页)
觉得是真划不来。 左右为难之际,边上士孙瑞出来打圆场。 说犯不上这样。 随后说出他的办法:“不论因为何事朱儁才造的反,这事情都不合适。 造反了,就该动用兵马去征讨。 不过,事情需要根据情况作出一些相应的变动。 朱儁造反,固然不对,但也是事出有因。 在这等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对朱儁出兵征讨,但却不应该牵扯到他的家人……” 士孙瑞开口之后,黄琬、杨赐等许多人都纷纷开口,觉得事情应该这样做。 华雄见此,就已经明白,这就是全家老小都在关中,朱儁却敢不管不顾的直接造反的底气所在。 知道自会有人帮助他保护家人。 这些士人同气连枝。 当下就开口道:“胡说!造反之人,就该杀全家,诛三族! 若不予从重处理,今后岂不是人人都要造反?!” 华雄一开口,就有人开始拿他逼反朱儁说事情。 李儒也就随之下场。 如此过了一阵儿之后,董卓开口做出结论。 “朱儁造反,罪在不赦,需出兵讨伐诛杀造反谋逆之人! 但念在他为老臣,又多少有点事出有因,又有众位求情的份上,便将其家小留下。 不过需要将其家产抄没!” 在说起抄没家产的时候,董卓的眼睛,不由的便亮了亮。 哪怕是之前的时候,提升了商税,得到了不少的钱财,让他稍微的喘了口气。 但相对于庞大的支出来说,这些钱财还是不够。 大军出动,需要耗费大量钱粮。 朱儁家家产不小,这个时候抄家正好可以得到不少的钱粮。 用朱儁家的钱粮,来调动兵马,前去征讨朱儁,这倒是个极为不错的主意。 事情争论到了这个地步,董卓也开了口,那此事也就算是定下了。 有些人虽想要保下朱儁家产,但事情闹到了这个份上,朱儁也确实反叛了董卓。 董卓也饶恕了朱儁家人不死。 这种情况下,也确实不好再多说。 “相国,依照下官之见,此番征讨逆贼朱儁,倒也不必大动干戈,让华将军动手。 朱儁以往讨伐黄巾之时,虽打下了不小的名声,但此时的朱儁也不再是当年的朱儁。 手中掌握的,也不再是当初朝廷的大军,无有朝廷大量钱粮、兵甲等等作为支撑。 在这等情况下,朱儁再想展露当年威风已不可能。 华将军为相国手下第一猛将,乃是一柄利刃。 不到情况危急,万不得已之时,不必动用。 箭引在弦上不发,才最有威慑力。 一旦发出,威慑力将大大减弱。 此时相国在关中,看起来安稳,实际上并非如此。 凉州有羌人容易动乱。 又有韩遂马腾两个老贼。 这二贼子,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关中南面,为益州。 益州牧刘焉,为最早的州牧。 益州易守难攻,又格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