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节 东门市游记 (第2/4页)
的位置上下来禀告:已到东门市。 “请老爷示下,是在这里下车进入,还是把车直接赶到市里?” “就在这里下车。” 下得车来,只见一道灰色的堤坝横贯河面,河水从水坝的顶部倾斜下来,白色的水汽缭绕,景象颇为壮阔。再望过去不远处,河岸边就是一大片的红色的房屋,外面环绕着高高的土垒,上面塔楼林立。 这一堆房屋的中心矗立着一座他从未见过的高大的铁塔,河对岸是另外一片红色的房屋,象锯齿一样连绵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红色砖砌的烟囱林立着,向空中喷吐着黑色、黄色和白色的浓烟。李洛由看得几乎忘了神。这种景象,就算是最诡异的梦境中也不曾出现过。 风中隐隐约约的传来有节奏的轰鸣声和锤击敲打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在空气中飘荡,隐隐约约似乎有硫磺的气味。李洛由打了个寒颤,蓝天下阳光普照,他却感到了一种地狱的气味。 夸克不由自主的画了个十字。 “几位老爷,请这里走。” 东门市的繁华很快吸引了他们。这里的繁华当然比不上广州佛山。但是房屋之齐整,道路之平坦,却是前所未见。市井的气象更是比广州佛山好过百倍。路面干干净净,不要说垃圾,连个果皮都找不到,街面更是没有积水。两旁的行道树虽然不大,已经能提供些许的遮阴了。 让人不解的是沿街的一个个高杆,上面顶着个铁网玻璃罩。 “这是何物?”李洛由问。 “是路灯。”管事的回答。 李洛由也猜到是路灯。不过沿着大街这么一字排开,这份气魄大概只有宫廷里才有??他在京师听太监闲扯的时候说过,宫里的永巷两旁都有石灯笼,每晚点着照亮。 这么个市镇上也点路灯未免太过奢侈。就算夜市兴旺,商家也会自己点灯,何必多此一举。李洛由不以为然。 漫步街上,路上行人不少,有穷有富,各自奔走忙碌,其中既有本地的土著,也有外来的商贩,更有穿着蓝、灰、土黄色对襟小褂,留着和尚似的短的澳洲人。粗粗一看,澳洲人的数量还真不少。只是开出口来的口音却听得出他们大多来自两广福建。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假髡”了。 真髡多少,无从考证。但是假髡的数量却有许多。稍加留心就现,假髡虽然穿得差不多,但是细节上还是能看得出具体的从业。 戴着有檐帽,腰里束着腰带,挂着短剑的,是士兵之类;戴着藤盔帽,敞胸挽袖的,大约是作坊的工匠;戴草帽,挽起裤腿的,不用说是下地的农民了。最后一类衣着整洁,穿戴得一丝不苟,多半还挎着个包的,李洛由看不出是什么来路,便问管事的。 “这是澳洲人的书办。”管事的说,“专替澳洲人办事施政。” “就是衙门里的书吏一类人了。”李洛由点点头。 “是,也不是。”管事的说,“里面复杂着呢,光这书办还有三六九等,他们内部叫‘干部’。其中还有许多花样,我们这些外人就闹不明白了。不过老爷您看,但凡是‘干部’的,上衣就有四个口袋。若是一般的书办,只有下面两个。” 望过去,果不其然。李洛由点点头,忽然又看到了穿着类似衣服的女人。 “怎么?澳洲人还有女书办?” “正是。”管事当新闻一样的告诉他,“澳洲人没有男女之防,女人一样有当官管事的,有些厂子作坊还专招女工做活。有几个女书办也不足为奇。” 繁华市面上常见的乞丐混混儿,这里一概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