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76 殊途同归 (第1/2页)
“招优秀的人我没意见,我也没说书院是教笨蛋的!但是他想让书院教出的人全去朝堂里混,这我就不同意了。 按照原定设想,这间书院培养出来的人,与儒家那些完全不同,他们可以在别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等他们的作用无可替代之时,自然而然就会被人发现,得到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不管谁都夺不走。” 萧寒说话的语气依旧强硬,但表情却不像刚刚那样的愤慨。 很明显,他也清楚了殷灿的做法并不是完全背离初衷,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罢了。 孙思邈看萧寒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引导已经有了效果,于是呵呵一笑,不再多言。 他觉得剩下的,萧寒自己会想清楚的。 果然,看孙思邈笑而不语,萧寒也闭上了嘴巴不再嘟囔,开始低头思考起来。 想做一件大事,是从下往上开始,还是从上往下开始,这是一个问题! 萧寒以前,一直选择的就是从下往上。 因为这是最稳妥的,不用担心以后会出现什么人亡政息,亦或者彻底推倒变革的劫难。 而为了这一点,这些年,即使他贵为国侯!即使他跟小李子的关系亲如兄弟……(当李世民的兄弟是不是有些不大稳妥?) 但是他始终克制,没有跑到朝堂上告诉衮衮诸公:匠人有多重要,商人有多重要!我们该怎么样云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萧寒最理想的状况,而不是和殷灿想的一样,将很多跟他们有同样想法的人塞到朝堂,借此改变上层人的想法,进而影响到下方。 “殊途同归,其致一也。” 萧寒还在低头思考,一边的孙思邈又感叹了一句。 “殊途同归?其致一也?”萧寒愣了。 他知道这句话,最开始是出自晋朝葛洪道长的《抱朴子》,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 “河流千条,终将入海,大道百万,殊途同归……” 琢磨着孙思邈的话,良久,萧寒才深深的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道长!” “恩!”孙思邈见状,也跟着会心一笑,正想问:施主,您悟到了? 却听萧寒冷不丁的说道:“那个,葛洪道长的《抱朴子》,你有么?能不能借我抄录一下?” “咳咳咳……不借!”孙思邈呛住了,随后怒目圆睁,拂袖而去。 后面,萧寒则是一脸的遗憾:“打个商量呗,要不我拿东西换?” 书院外面的萧寒放下心结,书院里的选拔也恰好结束。 烈日底下,最终留下来的少年十不剩一,只有约摸四五十个而已。 书院里的人将这些少年带进到屋里,每人发了一大瓢水,然后,整间教室就只剩下咕咚咕咚的喝水声,以及大口喘气的呼吸声。 “呼……喝饱了!我打赌,这辈子都没这么渴过!” 消瘦青年一口气灌了满满一大瓢水,然后就死狗一般趴在桌子上翻着眼睛喘气,桌子下,两条腿抖得跟筛糠一样。 邻桌的胖子这时也好不到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