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见了,1850!(二)(还是万字!!!) (第4/7页)
科学界不了解,但在后世随便一个大物学生都能算出来。 假设有一群粒子并且这群粒子之间相互充分交换动能,达到平衡态。 那么这些粒子的动能就会满足玻尔兹曼分布。 也就是ek=3/2kt,其中t是温度。 计算好动能后,一切就很简单了。 只要再装一个金属环然后加上负电压,由于电子也带负电,所以调节这个电极上的电压就可以让电子减速,筛除一些偏转方向错误的电子。 有些电子动能不够,干脆就掉头回去了。 这些电子被存储到含有掺锌铁氧体的空芯螺线管中,经过再次偏转就能再次成为可以发射的电子。 经过这样一筛选,便可以做到阶段性的多电子射出。 有手就行.jpg。 当然了。 由于精度问题,徐云肯定没法保证每次都只有一个电子被发射出来。 但平均每毫秒一个电子的速度通过加速器还是不难的,也就是徐云所说的一秒钟有1000个符合要求的电子打在显像板上。 视线再回归原处。 法拉第摸着加速器的外壳,手指头有节奏的在上头敲击着。 不知为何,他对于这种通体银色的光滑铝制外表莫名的有些喜爱。 过了一会儿,法拉第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手指一停,继续对徐云问道: “罗峰同学,你说的原理我差不多搞懂了,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没想明白.......” “你所说的设计似乎只能筛选出方向、速度一样的电子,但你怎么才能把它们聚拢到一起呢?” 徐云顿时一愣。 回过神后,心中再次浮现出一丝感叹。 不愧是专业大老啊....... 看到这里头还没晕的同学应该还记得。 在上面提出的六点中,还有一个环节没有给出答桉。 也就是第三点: 如何聚拢粒子束。 毕竟有了粒子源后,还需要考虑到束流聚焦的问题嘛。 不聚焦的话,恐怕要很久很久才会有实验结果产出。 看着一脸好奇的法拉第,徐云再次从储物箱里掏了掏,取出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块: “法拉第教授,靠着这个就行。” 徐云拿出的金属块不同于密封的铍管,说明它可以被上手。 于是法拉第便很信任的从徐云手中接过金属块,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这个金属块看上去方方正正的,大概有手掌大小,不过入手后的感觉却有些...... 柔软? 法拉第尝试性的用大拇指在金属块上捏了捏,轻轻的咦了一声: “嗯?这是......” 只见他在衣兜里掏了掏,取出了一枚随身携带的小铁片,轻轻放到了金属块下方三厘米的位置上。 很快。 啪—— 铁片迅速的吸附到了金属块上。 见此情形。 法拉第再次看向了徐云,试探着问道: “这是....金属磁极?” 徐云点了点头,朝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补充道: “准确来说,这是一枚稀土磁铁。” 在后世的大型粒子加速器中,完成束流聚焦工作的通常是超导四极磁铁。 不过眼下徐云的粒子动能很小,因此他便拜托艾维琳鼓捣出了稀土磁铁。 稀土磁铁组成的磁四极子算是最好获得的磁四极子之一,对于低能粒子聚焦的效果好到了一个很神奇的地步。 后世有个叫做加来道雄的霓虹人,也就是《超越时空》的作者,他在中学期间就自制了加速器。 而他那台加速器使用的束流聚焦工具,使用的正是稀土磁铁。 有了稀土磁铁的帮助,平流电子的能势态基本上被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