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见了,1850!(三) (第3/7页)
br> 斐索是一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也是少数对以太论持有辩证看法的科学家,他在以太方面的‘信仰’并没有那么虔诚。 否则也不会设计出流水实验了。 因此今天一到现场,他便被高斯等人的寻星实验吸引了。 从分析机启动计算到刚才,他都没有离开第一实验区一步。 自然也就会对徐云派老汤寻找自己的举动有些惊讶。 徐云闻言朝他笑了笑,目光飞快的扫过了斐索额头的斑秃,对他问道: “斐索先生,我记得你对非线性晶体板应该颇有研究吧?” 斐索立刻挺了挺胸,历史上的斐索就是个很自信的男子: “没错,我从十年前就开始研究非线性晶体板了,甚至还研究过电子对晶体板的作用效果——只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留下痕迹的是电子罢了。” 徐云点了点头。 早先提及过。 晶体板没办法直观的看到电子,但却可以通过电子激发过的‘坑’来还原电子的运动迹象。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个原理: 大家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在校外的文具店见过那种一板有好几百个洞、一毛钱或者五毛钱可以戳一个的洞洞乐吧? 这种洞洞乐就像是排列整齐的晶体板,一个电子触碰到晶格,就会把那个洞戳破.....也就是晶体变黑。 因此当你把一束电子打上去后。 只要去统计那些被戳破的洞,就可以模拟出电子的运动轨迹了。 干涉条纹就相当于一个100x100规格的洞洞乐上,每隔10个格子就会出现一排竖直被戳破的小洞,观测者就知道电子发生了干涉现象。 斐索曾经用引雷针吸引闪电来轰击晶体板,成为了第一个发现电子会在晶体板上留下对应痕迹的人。 随后徐云引着斐索来到cao作台边,对他解释了一番加速器的原理: “.......斐索先生,大致就是这么回事。” “为了避免我们再出现特里先生说的‘晶体板质量问题’,我就让汤姆逊先生请您过来一趟了。” 斐索闻言,玩味的看了眼乔吉亚·特里。 作为新兴科学的支持者,他看乔吉亚·特里这种古典学科的支持者可是老不爽了: “罗峰同学,我无比乐意为你效劳。” “能在这种大事上出一把力,实属我人生之幸——话说写记录的时候可以多花几百个字写写我吗?” 徐云抬头看了看他的斑秃: “当然可以。” 看着相视而笑的二人,乔吉亚·特里本就阴沉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 又过了几分钟。 小麦再次哼哧哼哧的扛着一副晶体板回到了cao作台。 斐索上前先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会儿,又向徐云借了根导线,通电后在晶体板的右上角磨了几下。 接着拿起纸和笔,在演算纸上沙沙的写了起来。 五分钟后。 斐索将笔往桌上一放,面带轻松拍了拍手抖落并不存在的灰尘,笑着对徐云道: “没问题,罗峰同学,无论是截面函数还是物理属性都很正常——这是一块极其优质的晶体板。” 徐云朝他道了声谢。 接着很快。 又有几位年纪不等的物理学或者化学家先后上前,认真检查了一番这块晶体板。 他们有些是类似斐索这样的吃瓜党,抱着露脸或者看戏的想法上来蹭点曝光。 有些则是古典学科的支持者,目光和脸色沉重,肩上仿佛背负着两个耳根。 虽然这些人的身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确保晶体板没有问题。 毕竟这个实验的其他环节都是公开可计算的类型,唯独晶体板可能存在一些未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