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见了,1850!(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见了,1850!(四) (第3/4页)

达冥王星附近,拍下了人类史上首次的高清冥王星照片。

    当时冥王星距离太阳约为32.9个天文单位。

    以上就是大部分人熟知的太阳系版图了。

    于1977年发射,当前离开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旅行者一号,截止当前已离开地球141au....也就是约211亿千米,将冲出日球层顶并进入星际介质。

    一些爱搞事的媒体常爱炒作说旅行者已经“离开太阳系”,这其实是在玩文字游戏。

    就像开车驶出了城市的高速公路入口,但是离驶出该市辖区界还远着呢。

    所以旅行者号并没有飞出太阳系。

    实际上。

    飞行速度达17千米每秒的旅行者一号,再飞三万年才能出太阳系........

    这也是为啥三体人要花几百年才能到达地球,一路上还会死伤大半的原因——对于分子大小的生物来说想要跋涉20公里,这是拿命在赶路啊......

    当然了。

    说到旅行者一号,这里顺便科普一件许多同学一直好奇的问题:

    旅行者一号为什么可以飞这么久?

    其实这个问题得分成两部分来讨论:

    通讯动力和飞行动力。

    旅行者1号使用的电池为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也就是三块钚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可提供功率420瓦。

    但这只是用于通讯的动力,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

    无线电信号的强度,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不断衰减。

    当旅行者1号发射的信号传到地面时,功率衰减为起初的一百万亿亿分之一,仅有10^-22瓦。

    不仅传输功率的极低,传输速度也非常慢,只有约1.4kb/s。

    为了侦测接收到如此微乎其微的信号,nasa建造了深空网络dsn,以此来接收旅行者一号传回的数据。

    目前旅行者1号的通讯动力已经临近极限了,大概在2025年就会无法传输回信息,彻底失联。

    接下来再说说飞行动力。

    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答桉只有一个:

    旅行者一号不需要长期的飞行动力源。

    因为它被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弹弓狠狠加速过。

    高中物理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知道。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三个速度概念: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以及第三宇宙速度。

    旅行者1号在离开地球时,火箭并没有能力把它们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

    火箭只是让它们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使它们可以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向地球轨道外侧的太阳系。

    而旅行者1号在飞行期间,木星和土星都运动到了太阳的同一侧。

    于是它就被引力弹弓加速,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逃离太阳系的速度。

    在那之后。

    它便不需要任何长期动力源,便可以一直往外飞了。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好了,话题再回归现实。

    综上所述。

    x行星可能存在的位置,就是奥尔特星云附近。

    如此遥远的位置,至少在过去一年的观测记录里,它是不可能脱离高斯划定的那个区域的。

    因此黎曼等人可以很果断的将其他区域的观测记录抛弃,单独分析目标区域的数据。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来到分析机cao作台后,黎曼从桌上取来一份文件,对徐云道:

    “在柯西先生他们的协助下,我们很快将这些数据进行了真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