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第一百零四章 士绅贪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士绅贪婪 (第5/5页)

百姓身上,最后就是占地多的士绅和官员不交税,所有税全都背到了自耕农和中小地主身上。

    杨涟是小地主家庭出生,平均家里人每人也不过六七亩地,因此十分清楚,这种畸形田赋必须削减。

    削减田赋,增收杂项才是正确的道路。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收士绅和大地主、大商人的税,则是因为太难了。

    即便是张居正、也没有做到这件事……

    想到这里、杨涟长叹一口气道: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平息百姓的愤怒,让他们知道、他们为其求情的官员,到底是清官还是贪官。”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

    眼下是十七世纪初、不是二十一世纪、百姓对官府朝廷的信任低得可怜。

    他们更相信自己接触到的,甚至以为自己所接触到的才是真相,这就是后世所称的信息茧房。

    杨涟想要打破这种信息茧房,就必须拿出能让百姓都能清楚、都能了解的真相。

    想到这里、杨涟一咬牙,直接道:“赈灾!”

    “赈灾?!文孺、你疯了?”左光斗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以他们的官职和身份来说、是没有资格直接赈灾的,只有地方官府的知府、知县才有赈灾的资格,并且只能动用常平仓,官仓的粮食都是赋税。

    左光斗的质疑、便是连陆文昭都能听懂,更别提杨涟了。

    可面对左光斗的话,杨涟直接道:

    “用常平仓赈灾,再用淮安府留存的库银直接南下买粮,然后上奏万岁,请借江南漕粮赈灾。”

    “徐州、淮安等地三百多万石粮食只要都放下去,百姓一定能撑到开春。”

    “只要能撑到开春,那么到时候遗直你继续查案,我留在此地赈灾。”

    “你调戚元辅麾下浙兵将漕银和漕粮北运,留下万岁准许赈灾的粮食,便能支持淮安府百姓活到来年的秋收!”

    “你想的太简单了、文孺!”左光斗皱眉道:

    “淮安府需要赈灾的到底有多少人,谁也不知道,如果有三十万人,那么以眼下来说、支持到来年开春,便是一日一人一斤粮食,那最少也需要四十万石粮食。”

    “这吃下去的粮食,对于朝廷而言,便是维持辽东的军饷啊!”

    “朝廷来年需要多少银子作为军饷,你不是不知道。”

    “我知道!”杨涟和左光斗当着陆文昭的面吵了起来,杨涟执拗的说道:

    “朝廷需要银子、需要田赋,但百姓也需要活下去,若是他们活不下去便会叛乱!”

    “遗直!难道你希望看到江南一片狼烟吗?!”

    “……”杨涟的这话、叫左光斗无话可说,但他依旧固执道:

    “吾不建议行汝之办法……”

    “遗……”

    “等等、等等!”陆文昭连忙拦下了想要继续争吵的他们,随后疑惑问道:

    “难道就不能先借粮?”

    “借粮?”杨涟和左光斗愣了一下,但其中杨涟犹豫道:

    “即便是借粮、老年淮北是否能丰收,是否能还上粮食却不一定。”

    “借粮百姓、又要收多少利息?”左光斗则是问起了这个问题。

    古代百姓和官府借粮,之后还粮都是需要还两成乃至三成的,左光斗想知道陆文昭的意思。

    不过对于他们二人的问题,陆文昭却笑道:

    “很简单、先借粮给百姓,来年无论田地收获多少,一律只收三成粮。”

    ------题外话------

    一点还有一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