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一百二十四章 裁撤四十八卫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信安发现小说
_第一百二十四章 裁撤四十八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裁撤四十八卫 (第3/5页)

祖制!整日张口闭口便是祖制,那祖制说剥皮充草是否也要复用?!”

    “臣等死罪……”听到朱由校口中的话,孙如游连忙开口谢罪,其他五党文臣,以及刘一燝等人也开口谢罪。

    唯独高攀龙和一众嘴炮的东林党人依旧嘴硬道:

    “臣等是为了大明!是为了万岁啊!请万岁明鉴……”

    看着他们这模样,朱由校怒火中烧,直接呵斥道:

    “既然要皇五弟就藩,那就册封皇五弟为吴王!”

    “万岁!不可啊!”孙如游没想到听戏能听到自己头上,连忙作揖出声劝阻。

    由于朱元璋欲图在政治上与韩林儿的龙凤政权切割,消弭“弑君”的恶名,因此并没有限制册封吴王。

    不仅如此,他自己就率先册封第五子朱橚为吴王,之后又认为这样容易威胁南京,便改封周王。

    但这并没有断了吴王这一王号,建文元年,朱允炆又封朱允熥为吴王。

    因此、在整个大明朝,吴王这个王号是可以封的,但之所以后来的皇帝不封,便是因为吴王的就藩地。

    杭州……

    这个浙党的大老巢,哪怕在大明前期,泛江南文官势力横行,淮西勋贵霸道的时候,这里都能以刘伯温为首,拉出了一支政治上的浙东势力。

    作为赋税的重地,这里不封王也有后来历代皇帝的考量。

    但是眼下、朱由校居然在盛怒之下说出要封朱由检为吴王,这就有几分敲打的意思了。

    朱由校真的生气了?也不尽然……

    如果是生气了,那么应该册封为常王,就藩常州,也就是高攀龙的老家才对。

    但是眼下却就藩杭州,那这就是在敲打孙如游等人了。

    意思很明显、朱由校帮忙搞定了京察的事情,但是眼下高攀龙用这个做借口来烦他,而一群浙党居然无动于衷。

    这是什么?难不成要皇帝帮他们背黑锅?

    想到这里、方从哲比孙如游更先领悟,直接作揖上疏道:

    “万岁、高攀龙此人口中之言,乃无稽之谈。”

    “御马监旗下军户生活富足,有条有理,而五殿下贤明知兵,此番裁撤顺天府、永平府卫所,又是五军都督府同意过的,这自然有其中道理。”

    “此外、蓟镇兵马援辽多次,数营疲惫空虚,眼下裁汰而换兵,乃是为了确保直隶安危,如何又能说是霍乱天下呢?”

    “再说封王一事,五殿下知兵,而我朝封王年纪一般较早,因此不如改封汉王、亦或者宋王、齐王。”

    “可以按照当年宣宗章皇帝,与襄宪王之典故,让五殿下暂时奉京就藩,待万岁婚娶而立太子后,再令五殿下选妃娶妻,封王就藩。”

    老狐狸!

    方从哲的一席话,顿时让一些齐党官员不舒服了。

    他提出的三个王号,除了汉王以外,宋王与齐王都和山东有关,这变相是把朱由检往他们山东推啊。

    齐党官员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好意思开口,毕竟朱由校的意思,他们也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了。

    封王只是一个借口,说白了就是想看五党官员支持他罢了。

    因此、齐党党首亓诗教便作揖道:

    “万岁、方阁臣所言甚至,五殿下封王一事可以暂缓,不用如此急切。”

    “臣等附议——”

    齐楚浙宣昆等五党官员纷纷开口,好似在这一刻、他们一直以来不喜欢的朱由检成为了什么大圣人一样。

    这一幕被高攀龙看到,眼里急切道:

    “那五殿下知兵,手下又有数万兵马,万岁可曾想过唐之太宗、隋之杨广、刘宋之……”

    “够了!”朱由校不胜其烦,直接对吏部尚书周嘉谟道:

    “既然高右副都御史这么喜欢引经据典,便与英国公等人一起去编撰皇祖父与先皇的《实录》吧!”

    “至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便另选其他人担任,请高右副都御史前往翰林院誊录吧!”

    说罢、朱由校直接转身绕过了群臣,走出了文华殿的大门,只留下气得胡须发抖的高攀龙跪在原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