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第一百六十五章 强藩反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强藩反应 (第3/5页)

三百余位郡王。”

    开口的郡王,便是日后面对李自成攻城时,大散金银,为明朝守住了一次开封城的朱恭枵。

    站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嫡长子朱绍烱。

    不得不说、朱恭枵的话十分入耳,因为朱由检的变法,是踩在诸多亲王、郡王的利益上进行的。

    天下诸王,有记载的庄田高达五千余万亩。

    尽管庄田是缴纳了赋税后,从赋税中定额发放俸禄,因此占比并不大,每年是定额157万两,但架不住还有其他佃户主动将土地挂在藩王名下来躲避赋税。

    如周藩,便占据了开封府三分之一的田地,哪怕只支取一成,每年也有四五十万两白银的收入。

    这四五十万两的收入,加上定额的俸禄,便是六十万两左右。

    六十万两银子,实际上只有朱肃溱本人,和他的叔伯、子侄、子孙等百来人能分到。

    也就是说、哪怕均分,每人也有六千两银子的收入。

    现在忽然有人说给他们二百两到三千两的定额俸禄,并且还会世袭递减,然后叫他们交出手上的庄田和民田,这跟杀了他们没两样。

    因此、真正可以团结的,实际上是有着大量田地的亲王和郡王们。

    像肃藩那样的几十个人的小藩,终究是少数,正常的宗藩都是数百人。

    有兵马、又年轻、还肯让利……

    对于朱肃溱来说、有这样的一个皇侄作为对手,着实让他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因此在朱恭枵的提醒下,只能闭上了嘴。

    不过、他闭上嘴,不代表没有人有别的心思。

    几乎只隔了几个时辰,远在洛阳的福王府就收到了京城的来信。

    相较于阵仗极大的周藩,福王府却显得十分冷清。

    不过是刚刚就藩九年的新藩,可福王府的规制却比肩周王府,而宫中看去,可以说清一色的都是婢女。

    王府的书房中,一个有些发福、身着常服的男人手持书信,眉头紧皱。

    在他的旁边,一名二十八九的宫装妇人候着。

    书房外的庭院,一大二小的三个少年人正在打着雪仗,看上去无比融洽。

    只是看完了信后,宫装妇人便黛眉微皱,对眼前人道:“殿下……”

    “不用惊慌,我这两个侄子想闹腾,就让他们闹腾好了。”男人蓦然抬头看向庭院之中,而他的身份也昭之若然。

    他便是引起国本之争,导致万历皇帝和文臣矛盾爆发,间接导致大明时局渐渐败坏的福王,朱常洵……

    在庭院之中奔走的三个少年,便是他的三个郡王。

    至于他旁边的妇人,便是眼下的福王妃姚氏。

    除了姚氏外,他还有几十个没有名份的宠姬。

    不得不说、在明末的这种烂摊子下,相比较累死累活,修修补补的朱常洛父子三人,朱常洵可以说过的十分滋润。

    后世所传的“福禄宴”半真半假,李自成倒没有喜欢吃人rou那么变态。

    只是羞辱了朱常洵后,便处死了他,顺带还准许王府太监为朱常洵收敛尸体,并下葬还未修缮好的陵中。

    可以说、李自成对老朱家,算是比较道德的,至少和打着为大明报仇的清军相比,堪称道德楷模。

    不过、估计眼下的福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一个放羊孩给处死。

    目前的他,即便已经从朱由检和朱由校两兄弟身上感受到了危险,但依旧笃定两人不敢太过欺辱他。

    说白了、文官需要维护祖制,用祖制来压制皇帝,掌握权力。

    那么一旦皇帝做出一些有违他们标准的事情,就会受到文官们的围攻。

    历史上的天启和崇祯,都因为这种结果,没有选择对李选侍和郑贵妃报复。

    不过、目前的局势不同了。

    皇权虽然还暂时大不过文官,但却处在一种微妙的局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