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一章 率先中兴的大明财政 (第2/5页)
首过的十分不舒服。 朱燮元因为平叛奢安之乱,被朱由校直接提拔为兵部尚书,而原本的兵部尚书王象乾在去年腊月主动上辞疏,被朱由校批准。 不仅如此,山西的毕自严被朱由校调回京城担任户部尚书,李宗延则是被他调往了广西担任布政使。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数百京官被外调,或者被冷落。 这其中、作为言官的东林党人受创最大,虽然朱由校没让杨涟进入都察院核心位置,但却罢免了东林骨干之一的邹元标。 眼下的都察院,则是以东林的左光斗,阉党的李夔龙为首。 至于吏部内部,崔呈秀则是被朱由校调往了吏部担任左侍郎,变相和赵南星打擂台。 尽管这么看来、东林除了损失一大批言官和御史外,实权并没有遭受什么实质性的打击。 但仔细看来,朱由校在东林势大的吏部和都察院都相继安插了阉党官员,制衡之道十分明显。 这种手段,对于和申时行、沉一贯对垒过的赵南星来说,稍微一看就能看清。 说到底、朱由校还是不愿意革除诸党文臣,毕竟他需要文臣来治理朝政。 边事他有朱由检,但外朝一旦把诸党文臣赶走,中枢动荡是绝对的。 魏忠贤的心思他也知道,不过他没有拆穿,因为他虽然不能革除诸党文臣,但对于他们的敲打却是必须的。 想到这里、朱由校摇晃了一下手中的拨浪鼓,头也不抬的对魏忠贤道: “大伴,齐王府和户部那边,只要弟弟上疏调拨钱粮,你便调拨便是。” “奴婢领命……”魏忠贤应下,而朱由检又继续问道: “去岁御马监和六部五寺的奏疏如何?整理出来了没有?” “回万岁……”魏忠贤一边说,一边转身示意亭外的司礼监太监将放满奏疏的托盘抬来,并亲自接过后来到朱由校面前跪下,脸上献媚道: “已经在这里了。” “嗯……”朱由校微微颌首,随后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册奏疏。 【是岁天下户口一千三百九十七万四千三百九十一,口六千九百八十七万一千九百五十五……】 “呵……”看着六部的上奏,朱由校忽的轻嗤,随后抬头对魏忠贤道: “前岁朝廷的户、口几何?” “回万岁,去岁天下户口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 魏忠贤老老实实回应,而朱由校也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一个卫所革新,甚至都没有革新完全,天下就冒出了近四百万户,多出一千八百多万口人。” “也不知道、这天下人丁户口,究竟有多少……” 说罢、朱由校不等魏忠贤说什么,低头继续看向了奏疏: 【田七百六十二万一千五百顷、余八十三亩有奇……】 “前岁田亩数量几何?”朱由校头也不抬询问,而魏忠贤有了准备,连忙回禀道: “应该是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余顷,去岁较之前岁,多出了约二十万倾田亩。” 一顷为一百亩,二十万倾便是二千万亩,也就是说天启三年大明的田亩数量比天启二年多出了二千万亩。 为什么能多出这么多亩?还不是因为北方河南、山东等地卫所革新,加上辽东收复失地导致的。 按照洪武年间的军屯田亩数,等齐王府将天下田亩革新,大明田亩数将会达到七百八十多万倾,甚至更多。 朱由校依旧不露喜怒于面,继续查看御马监和六部五寺的奏疏。 【去岁收米二千八百零六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有奇,麦六百万余八十二石六斗有奇,御马监军屯籽粮二千四百三十五万六千余石……】 六部五寺,加御马监、天启三年共入米麦五千八百四十多万石。 这是自正统年以来,大明便没有再达到过的巅峰,折色为银子,最少也价值两千万两银子。 朱由校继续往下看去,六部五寺对于其他的盐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