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xinanfund.com\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两百九十五章 南征北讨内安民生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信安发现小说
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九十五章 南征北讨内安民生 (第3/5页)
br> 也在他离去的同时,他们口中的奴儿干城中,却聚集起了人数不少的北山女真。 “噗——” 铁质的斧子落下,木柴被噼成两半,奴儿干城这个位于黑水河(黑龙江)出海口的港口之城,本来只有一部八百余人的小部落在这里生存。 然而从三月开始,伴随着十艘船只在黑水河口登陆,情况就直接发生了扭转。 作为大明曾经的奴儿干都司治所所在,大明曾在此建有永宁寺,并立有永宁寺碑。 因此、在三百余名辽东女真拿着大明文书,带着两千工匠登陆奴儿干城后,当地的部落当即就表示了臣服。 带着两千工匠,他们开始修葺奴儿干城、永宁寺,并且开始聚拢黑水河沿岸,以及北上一带的女真人。 时至四月初十,此地已经聚集起了上万人,而之所以能聚集上万人的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粮食、二是安全。 “最近北山那边又来了两个小部落,城外增加了二百多人,粮食的压力又大了不少。” 当议事的声音出现,奴儿干城新修缮的一个守备府内,身着粗布麻衣的女真老者对着主位的一名女真人开口,而这女真人则是回应道: “不管来多少人,一概接纳,粮食的问题我会想办法的。” “将士们的口粮绝对不会降低,我郭桑岱背后有大明朝,养得起他们。” 郭桑岱一开口,当即便让这名女真老者低头,表示对大明朝的尊重。 行礼之后,他退出了简陋如一个小院子的守备府,而郭桑岱也转身走进偏房,在偏房的书桌上写了一份手书,并在之后让人乘船南下,送往了南边。 直到半个月后,船只带着手书在一个海港城池登陆,而手书也被送往了城池内部的总兵府内,交到了一个人的手中。 “骑兵三百,步卒三千,人口上万……” “郭桑岱倒是干得不错,照这样下去,恐怕能重新恢复当年奴儿干的繁荣。” 当熟悉的声音出现,身着常服的尤世功出现在了总兵府内,而在他手中,被锦衣卫派往奴儿干的郭桑岱为大明建立起了一个存在于后金大后方的城池。 别看奴儿干只有一营兵力,但和明军远征金军困难一样,金军想要远征奴儿干也很困难。 哪怕有黑水河作为运载,两千余里的距离还是让人望而止步。 不过、郭桑岱虽然建立起了这样的一个城池,但以奴儿干的情况来说,这地方却没有办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后方源源不断的输血。 为奴儿干城负责输血的,正是在朝鲜东北部镜城之地担任镜城总兵的尤世功。 镜城之地虽然也不大,辖区内百姓不过三万余人,耕地十余万亩,但它实际上是一个中转站。 奴儿干城的补给从镇江出发,走鸭绿江出海,然后在镜城补给后,便沿岸开始北上,将物资送往奴儿干。 眼下虽然只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但在奴儿干和镜城、镇江三地的船只却络绎不绝的在海上行走。 “向殿下请调五万石粮食,三万斤铁和三百头耕牛给郭桑岱。” 尤世功拿着手书,转头递给了旁边的副总兵,而副总兵听闻后却说道: “不如申请十万石如何?看着速度,奴儿干城说不定很快就能聚拢两万人。” “不行……”尤世功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 “郭桑岱虽然是归化女真,改了汉姓,但毕竟是女真人。” “老奴眼下还活着,你可别忘了他是怎么起家的。” “粮食必须把控好,只需要保证他们半年的量就足够。” “末将明白了。”听到尤世功的话,副总兵当即退下,将奴儿干的事情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