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张居正承恩还乡 (第2/2页)
/br> 张居正与这些官员士绅寒暄了一会儿后,就以病疾未愈为由,没有多与这些官员士绅言语,而回了府。 只是在回府的路上,张居正就因为巷道中许多揭帖和标语因为没有被清理干净,而发现了许多关于他的恶语,而顿时因此勐喘起来,如高山倾倒一般,倒了下去。 张敬修忙扶住了他:“父亲!别在意,这可能是他们故意留的,就是为了气您,明着不敢对您不敬,但暗地里就是要恶心一下。” “我知道的,只是叹天下知我居正者,少矣!尤其是乡人,竟也不理解我。” 张居正说着就落下老泪来,但随即又道:“至于哪些恨我的士林,他们会后悔恨我张居正的,我的离去,对他们不一定是好事,甚至可能我是最后能护住他们体面的人。” 张居正说后就又恢复了力气,而在张敬修的搀扶下,进了自己的宅邸。 只是在当晚,张居正在来到前院,看看自己少年时受开蒙的地方时,就听得外面传来当当的门环撞击声。 “父亲,您说会是谁?” “我们都闭门了还要来访。” “总不至于是官差或皇差吧?” 张敬修问道。 张居正道:“开门看看就知道了。” 不多时,张府的人就开了门,俄然,张敬修就见许多士子簇拥在门外。 “给太师见礼!” 这时,一年轻士子喊了一声,随即所有士子就对张居正拱手作揖起来。 “晚生袁宗道。” “晚生耿定理。” “晚生熊廷弼。” …… “你们这是?” 张居正有些惊讶。 “晚生袁宗道与众兄弟同窗特来荆州看看太师,同时也是想让太师知道,乡人不是全都视太师为jianian贼。” “自古公道自在人心,只是当今士风大坏,官僚士绅重利者多,持正者少,饶是湖广诸官与楚地缙绅也因此多暗里恨太师,明着是敬太师,暗里却不准我们乡民说太师的好话,称赞太师的揭帖小报反而被胥吏衙役严查,官僚们也会寻机处置我们,反而是说太师坏话的,表面上看是抓了,但其实抓了又放,哪怕抓进牢里去,也是好吃好喝供着。” “除此之外,他们还不准我们来见太师。” “但我们不能不见,不能不让太师看见这天下不是他们能一手遮天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敢白天在城外迎接太师,但现在是必须来见见太师的,以让太师知道人心并非全不知太师谋国之功,至于本乡小民,想必太师也明白,只要他们还是沉默的,也说明是不恨太师的。” 袁宗道这时拱手说了起来。 张居正见此,不由得笑了起来:“多谢挂念,我楚地能有诸位俊杰,则我楚地人杰必兴盛也,里面坐吧。” “太师谬赞。” “只是太师病重,晚生们就不打扰太师。” 袁宗道说了一句,接着就对张居正拱手道:“告辞。” 张居正见此只好点首。 次日,张居正早早地起了床,让人抬着去太晖山祭了祖,且在看见自家祖坟重新完好无损后,也就叹气言道:“列祖列宗,不孝子孙张居正回来了!” 接着,张居正就在张敬修搀扶下,强行磕起了头。 随即,张居正就让人抬着回了家。 而回家后,张居正就突然病情加重,再不能下床,且没几日后就进气少出气多。 张敬修、张懋修、张允修等人自然是哭得不行。 张居正则还安慰着自己众子:“能落叶归根,也算是此生无憾,吾儿不必伤心!” 然后,张居正就再无他言,溘然长逝,四周只出现哭声一边,与啾啾蝉鸣。 五十八年前,炎夏之时,一男婴自湖广荆州府江陵县辽王护卫张家降生,来到人世。 同样是五十八年后的炎夏,一老者也在湖广荆州府江陵县军籍张府撒手,离开人世。 而朱翊钧在收到奏报张居正亡故的急递时,已是七月流火之时。 朱翊钧对此沉默良久,但未着多言,只下旨辍朝十日,派司礼监太监吴忠和翰林孙继??代他去荆州吊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